今早看見大公報頭版標題「874舊公屋單位丢空,想住冇得住」,看後令人感到激氣。我詳細閱讀新聞內容,是該報經過長期調查及深入瞭解,才將事實報導,並分别列出「40年以上空置公屋分布」,「公屋單位空置原因」,及「年期分布」(由12個月以下至2年以下),一份非常詳盡的報告。

現今公屋平均輪候時間最新升至6.1年,創23年來新高,超過24萬戶人家庭輪候公屋,但同時竟然有874個空置公屋單位,分佈在全港45個樓齡40年或以上的公共屋邨,這顯然和房屋處的「特快公屋編配計劃」相違背。

有立法議員建議,應對空置公屋制定「關鍵績效指標」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否則宂官懶官毫不作為,却無人知曉,而受害受苦的則是普羅百姓。

最近有公務員團體要求加薪,指出已凍結兩年的公務員薪酬須作調整。本來公務員加薪有一套機制,根據機制行事,實在是無可厚非,但問題是否要「物有所值」「論功行賞」「賞罰分明」,如過往多年在房屋問題上甚少建樹的官員,值得一律加薪和嘉獎嗎?這才是市民關注之事。

當今香港疫情剛緩和,各個行業才回復正常運作,有很多打工仔「有工開」已是天大喜事,而捧着「鐵飯碗」的公務員要求加薪,在廣大市民眼中,是否「順氣和心服」,如果再看到上述新聞,請問有何感受?

相信新一屆政府都是「愛國者治港」,但特首和班底必須是「以民為本」,以民眾福祉為依歸,更要掃除殖民地「為官」心態,只想「捧着鐵飯碗」「打好呢份工」,李家超强調,會埋頭實幹用成績向市民交代,希望他言行一致,不會令市民失望。

(2022年5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