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萬眾敬愛的李克強總理走了,他滿腔熱血,勤勤懇懇為國為民,在過去10年中度過幾許風風雨雨,外有美國連同西方的打壓,美國用贸易戰脅迫中國,內有應對世紀疫情對國內經濟和民生的衝擊。

國家需要這種「不惟名,不惟利,只惟實」的總理,除了迎難而上,他更以發展是硬道理用經濟建設為中心,埋頭苦幹為國家打好經濟基礎,和給人民排憂解難,永遠將讓人民過好日子放在心頭。他常說,「我們志不求易,事不避難,行不避險,盡了最大努力」。

李克強於2013年第一次記者會上提到,他經常在地方調研時聽到,民眾抱怨創業要蓋幾十個公章,群眾惱火得很,這既影響了效率,也容易有腐敗的現象,損害政府形象,所以必須從改革行政審批制度入手,來轉變政府職能。故此在他担任總理任內,致力於改變政府職能,簡政放權,合理界定市場、社會和政府的角色。

他並且下定决心要作出改革,宣示政府今后有三大施政目標,(一)就持續發展經濟不斷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正; (二)建設創新政府,依靠改革開放使經濟社會充滿活力;(三)堅持廉潔政府增強政府的公信力執行力和效率。他强調,要建設法治政府,用法治經濟來建設現代化社會。

他留下很多膾炙人口的話,比如「改革貴在行動,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觸動利益比觸動靈魂還難」,「實現現代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需要持久的國際和平環境。即使發展強大起來也不會稱霸,因為中國在近現代歷史的慘痛遭遇中有深刻感受,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中國人的信條」。

李克強指出,國家是人民組成的,人民好了國家才能好,只有每個人的奮鬥大家都好了,國家就更加好;地攤經濟,小店經濟,就業崗位的重要來源是人間的煙火。李克强經常發出振聾發聩的提醒。

2022年的3月是李克強最後一次總理記者會,李克強回顧了九年前定下的三大施政目標和三大保障,坦言政府的工作有獲得人民群眾認可的地方,也有與他們的期待有差距和不足的地方,這些我們是清楚的。這種謙卑精神是他個人一向作風。

李克強是一位有著中國人自古以來所傳承的家國情懷的知識份子和讀書人,他曾經在文革逆境中,做個下鄉知青,所以明白民間疾苦。1977年鄧小平決定恢復高考後,李克強於1988年考入北京大學法律系,以全優生畢業,後來李克強有在北京大學攻讀碩士和博士。他在校內所寫「詩風散記」中,表示「我來這裡尋覓的不僅僅是知識,亦是被陶冶一種性情,修養一種學風」。

尊敬的李克強總理,請你一路走好,我知道您在天之的靈,仍能聽到億萬人民發出自內心呼喚您的名字,而您的音容笑貌將永遠長存人民心中。作為特區小市民,我和內地同胞一樣尊敬和愛戴您,您的一生功劳和榮耀將永載史冊,名字與黄河長流在人民心中!

(2023年11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