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高官带領外國和本港重量級商界人物到訪大灣區,在鳳凰衛視台接受訪問時,不敢用國語回答問題;一些位高權重的社會賢達,很艱難地用普通話發言,濃濃的廣東話腔,好像自言自語,只有他自己聽得明白。

每次在電視上看到這些「精彩鏡頭」,我都感到非常難過,難道他們不會有絲毫難過和尷尬?他們毫無時間去惡補學好普通話?又或者覺得没有學好講普通話的動機,又或者他們認為講普通話好或壞,都不會影響他們的仕途和商機,亦不會損害他們的形象。

筆者記憶所及,在殖民地時代,港人必須能講流利漂亮的英語,方能在仕途上步步高升,在商埸上大展鴻圖。看看曾蔭權和林鄭月娥便知,以及民主黨,公民黨要員,他們講英語遠比講普通話流利。

請問香港律師會下星期拜會北京法律部門會否用普通話?英語?自帶翻譯抑或要求國內提供?這些高人講普通話能夠「辭可達意」?抑或講完要别人靠估靠猜?

敢問當局何時能夠痛下决心,不僅在學校內要提升講普通話的能力,最重要是能令傳媒重視普通話,幫助激活市民有學好講普通話的風氣;請香港電台以身作則,多些製作學普通話節目,以及策劃多些講普通話的比賽活動,如能帶動社會重視和普及化普通語,則是功德無量。

請當局立即派人去向新加坡取經,因為新加坡所有華人都能講流利英語和華語(普通話),新加坡能做到,為何香港却不能?

(2023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