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自從對中醫實施註冊制度,政府積極建構資助中醫藥服務網絡,推動地區中醫門診服務及中西醫協作住院服務,令更多市民受惠。香港作為「一國两制」特區,可利用本身優勢,例如中英語文普及,有助中醫醫術及中葯繙譯成各國語文,加上令人信賴的獨立司法制度和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可以利用更加透明科學手法,協助中醫中葯推行中醫國際化,令全球各國人民對中醫中葯有重新認識和廣泛接受。

第四屆粵港澳大灣區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大會昨日開幕,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致辭時表示,香港首家中醫醫院預期2025年起分階段投入服務,將成為中醫人才培訓及研究的重要基地,並會與大灣區醫療機構建立更緊密的溝通,和探索拓展境外中醫醫療服務模式,又會推動中醫醫院融入「粵港澳大灣區中醫醫療聯合體和中醫醫院集群」之內。

由於內地累積幾十年的中醫醫療系統經驗可借鑒,令香港在中醫醫療系統建設過程中走少許多彎路,更快地建成符合香港實際情況的中醫體系。筆者亦有時去私营或中醫診所求診,發覺部份年輕中醫對西醫葯物亦有認識,因為香港有很多長者及長期病患者,日常都可能食多種葯物,如對西葯有一定認識,在開中葯時,便會更加有分寸,以免病人服用中西葯時發生相冲相克作用。

香港在疫情最嚴重時期,有一隻中葯「連花清瘟膠囊」賣到缺貨斷市,此藥有諸多發明和用途專利,2011年其製造工藝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甚至得到鍾南山院士科技團隊認証,身邊有部份親友在「中招」初期服用後,均逐漸恢復身體健康,說明此葯確實有效。

浸會大學針近期推出免費中醫網上診症,又宣布成立「中醫抗疫遠程醫療中心」,負責統籌免費診症服務的預約、應診及送藥等,校方稱中心成立後,現時每天可服務最多1000多位市民。

無可否認,社會上仍有人對中醫中葯持有偏見態度,部份專業團體為維護本身利益更持歧視眼光,而無視中醫中葯已有數千年歷史。所謂「事實勝於雄辯」,不論是內地或香港,都因為有中醫中葯優勢,在對抗和遏制疫情泛濫,起到極大防疫抗疫作用。

要將中醫中葯為全球接受和認可,是一條漫長路,最重要是必須建立一套國際認可標準和制度,不論是學術、理論和實施上,以及中葯製作過程,都經得起論証和臨床醫治成功及各種嚴格監察和考驗,香港應該可以在中醫中葯方面為國家作出貢獻。

(2022年8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