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地窄人稠,根本無法容納製造業發展,只能在金融業,服務業,航運業和科技業去和全球各大城市,及與大灣區和國內各大城市競爭,其實亦是人材競爭,今日在報章上看到吳家瑋訪問文章,和張仁良自撰文章,两者文章都很有見地,我摘錄文章要點和大家分享。

吳家瑋教授於1988年出任香港科技大學創校校長至2001年榮休,他於1954年香港培正中學畢業,1983年出任舊金山州立大學校長,是美國有史以來第一位華裔大學校長,這位香港仔為香港人吐氣揚眉,至今仍然心懷港事國事天下事。

他指出,未來大灣區和香港必須產業升級打造「知識型經濟」,而且要成為文教科技中心,國際合作中心,繼而把影響力幅射外地。「知識型經濟」的基礎、資源、載體是人才。

他認為傑出人才並不一定追求富有崇尚豪華,他們希望生活在有文化氣息和有韻味的生活環境,他們喜愛和響往的「知識型社區」,是與文明、寬鬆、安寧及與大自然和諧的社區環境。

而張仁良(教育大學校長)則認為,香港要抓住機遇發展區域教育樞紐。他指出,香港八所教資會資助大學中,仍有五所連年位列世界百強大學之列,成績斐然。

不過,中國正大力發展一带一路,如香港各大學能提供多些資助學位给海外及大陸優資生來港就讀,是為香港和中國培訓和儲備人才。香港較英美等國更具優勢的,是培訓两文三語人才,未來的世界不只是英語吃香,熟悉中文通曉國語(普通話)的人才,不論放眼中國和世界各地,都是為各國爭取的人才,而這些人才回到一带一路國家工作亦會甚受歡迎。

我完全認同上述两位先生真知灼見,香港再不能側重房地產塘水滾塘魚的行業,除了要保住金融業,更要積極推動科技產業,文化藝術業,法律仲裁中心等行業。不要以為所有港人都只是追逐金錢,毫無品味,事實上優質生活是與文明,文化,藝術和知識结合。

香港只能在培訓人才,吸納人才,留住人才落功夫,方能與全球各大城市競爭,而並非只靠開發「新界北部地區」和「明日大嶼山」,望梅止渴和畫餅充飢,不如實實在在做些實事吧。

(2021年10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