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將來全港最大综合性公立醫院座落啟德

副題
香港雙軌制醫療制度絕不遜色於歐美

香港醫療問題是老、大、難,已經積累多年,這次訪問高永文醫生(前食物及衛生局長),方知道香港在醫療服務方面,過往多年的確是艱難中前行。

高永文引述他年輕時陪父親看公立醫院,要清晨便要在醫院門口排隊,醫院是採取先到先看病原則處理,而當時的醫生上班後,要先巡視病房觀察病人進展情况,才到專科門診部診治病人,所以病人往往要等候四五小時才可看病。現今病人除往急症室要輪候外,大部份都要預約看病,大大縮短了等候間,高永文舉上述例子說明,香港醫療服務在前行中。

高永文於2003年至2004年期,正當沙士疫情期間,當時醫管局行政總裁何兆煒,因感染沙士病倒,他臨危受命任署理行政總裁,肩負重任最後戰勝沙士疫情。而在2012年至2017年獲委任為食物及衛生局局長,又應對過禽流感、每年的季節性流感、中東呼吸综合征、伊波拉(内地称埃博拉)等疫情等,真可以說是身經百戰,是各種疫情戰埸上率領大軍的戰將,而且戰功彪炳。

談及香港醫療服務,他詳細引述和比較美國、加拿大、英國和新加坡醫療服務,其實香港醫療制度及設施和人才方面,是毫不遜色,甚至在某方面是優勝於上述國家,可能很多港人不明白。

高永文指出,將於2024年落成的啟德醫院,希望這間可提供2400張病床的龐大综合病醫院落成,有助舒緩香港床緊張情况。高永文慨嘆,香港曾有十年時間,完全没有投放資源在醫療設施上,做成今日香港公立醫院病床嚴重缺乏的情况。

高永文在任內是當屆政府民望高企的官員,不論他的温文爾雅形象,平易近人作風,及踏實推動改革醫療服務,他的確是位愛民愛港愛國前任高官。

香港目前醫療服務是實行什麼制度?

醫療服務對於每一個人都是必需品,但全世界没有一套制度是十全十美,他稱香港目前醫療系統是屬於雙軌制──即公私營醫療同步發展,雙軌制可以給病人有所選擇,又可以幫助減輕公營醫療壓力。

香港私家醫院及私人診所,可以提供醫療服務給各個階層的需要,一般病人患傷風感冒等輕微病症,可以隨時去私家診所接受醫療服務,而毋須去公立醫院排隊輪候。如果市民患的是高危病症如癌症,或患有慢性疾病,或需要作重大手術,又可以轉去公立醫院求診。

請問其他國家又實行什麼醫療制度?

例如英國便實行國民醫療服(NHS),即由醫療服務全由政府提供,而美國及加拿大則以醫保提供類似的單軌系統。以美國而言,全民都需要購買昂貴醫療保險,如窮人負擔不起醫療保費,很容易得不到適當的醫療服務,會影響個人的健康,甚至影響生命。故此,奥巴馬為幫窮人要推行「奥巴馬醫療計劃Obama Care」,但特朗普一上場便推翻此項計劃。

而加拿大的醫療系統,是由國家負擔全國人民的健康醫療資源,不論是公立醫院,或私家診所,都不是向病人收費,他們都是問政府取回補助,令病人無從選擇,如果病人患急症重症,加拿大人便須去美國私家醫院求診,而且費用昂貴,這都是眾所週知的事。

即使新加坡,都規定國民要供公積金及參加醫療補助計劃(medi-shield),國民患病要去要去醫院或私人診所看病,都可以從醫療補助計劃金扣除,但如國民自己的醫療補助計劃金金額不夠,便需要自行填補。

高永文指出,所有國家的醫療計劃,最大的問題便是醫療資源的持續性,即是指事這個醫療資源,是由國家或者國民負擔,要維持一個龐大的醫療系統開支,是絕不容易,要維持其長期穩定的持續性,則更加困難。

請問你能否解釋所提出的「自願醫保計劃」?

高永文大力推介「自願醫保計劃」,並建議受僱人士愈年輕愈早加入這個計劃,便越有保障。參與自願醫保的保險公司,提供由食物及衞生局認可並符合計劃最低要求的個人償款住院保險產品(「認可產品」)。此外,自願醫保的產品提供者必須遵守涵蓋銷售和推廣、處理投保申請和售後服務等的實務守則。消費者可以自由選擇是否購買認可產品。

高永文指出,自願醫保計劃的目標,是要提升住院保險產品的保障水平,為市民提供多一個選擇, 透過住院保險而使用私營醫療服務,長遠可望減低公立醫院壓力。

他稱,「自願醫保是你讓自己有更多及更好的選擇(MORE AND BETTER CHOICE),就是這麼簡單。」

高永文表示,自願醫保的條款已經透過保險業監管局作出指引,例如市民加入後保險公司不能拒保、保費只可隨年齡增長而不能按健康狀況改變。他希望有條件及希望多一點選擇的市民,儘量參與計劃。

香港醫護人員嚴重不足,如何解決?

香港主要是公立醫院方面醫生及護士人手,嚴重不足,首先可以先在两間有醫學院的大學,增加學生學位培訓人材;另方面,醫務委員會可以透過有限度醫生註冊制度,吸引入一些在海外學醫的香港學生,回歸香港行醫。

一般獲得有限度註冊醫生,可以獲得醫管局三年服務合約,這些醫生人才在醫院管理局屬下機構工作三年,在這段期間,他們便可以考取香港醫生執業資格;另外,亦可以透過公私營合作機制,以及自願醫保計劃,病人可以在公立醫院看病,但亦可選擇轉往私家醫院或診所就診,這有助解決公立醫院人手不足問題。

你對今年初有醫護人員發動罷工,有何看法?

我記得在2003年香港發生沙士疫情,全港醫護人員均緊守崗位,沒有一個做逃兵,並且有300個醫護人員感染沙士,其中八名醫護人員更加為疫情犧牲,至今他們仍長留香港醫學界歷史,和市民腦海中,大家對他們的尊敬和懷念之情,是永誌不忘。

對於這次部份醫護人員以政治理念為先,打破「有救無類」的道德底線,妄顧病人福祉,是絕對不能接受。我們作為醫護人員,永遠應以病人的利益為先。

你作為骨科醫生,如何評價香港骨科醫療水平?

香港的骨科醫療水平一直很高,此前在脊骨結核病的手術,就曾作出重大貢獻,同時香港亦曾進行過很多創新的骨科手術。

隨著人口老化,骨科醫療服務需求很大,其中關節置換手術,在公立醫院的輪候時間相當長,所以希望能以公私營合作方式,解決這方面的問題。此外,骨質疏鬆問題亦很嚴重,所以政府要做多些預防骨質疏鬆的宣傳工作,目前這方面的宣傳及服務是不足的,政府及骨科醫生組織可以做多些宣傳工作,讓市民注意骨質疏鬆問題。

香港醫療人才如何幫助大灣區醫療服務發展?

由於香港本身醫療人才亦十分緊張和短缺,所以不可能將大量醫護人員調動去大灣區工作,但是香港醫療是和國際接軌,所以在醫療管理及服務模式方面,都比較先進,在這方面可以幫助提高大灣區的醫療管治及服務水平。

當今全球的工業和服務業都進行數據化和自動化,請問香港醫療服務如何進行數據化和自動化?

香港的病人病歷系統是相當先進,例如現今使用的「醫健通」,令私家醫生在登記後,便可上網公立醫院,共享病人病歷資料,方便醫療機構之間的互相溝通,和對病人病歷有較快速瞭解,幫助醫生决定診治方案。

另外,歐洲及大陸已可提供遠程醫療服務,醫生可透過視像服務及電腦程式,為病人診症,基層市民如果患的是傷風感冒一般疾病,亦可以透過人工智能醫療服務模式,解決病人輪候診症問題,這亦有助解決公立醫院沉重負擔。

你提到醫療管理及文化已有極大改變,何以見得?

以前公立醫療系統,是以醫生為中心,現今的醫療系統文化,則是以病人為中心,這便是最大變化和不同之處。

當然,由於公立醫院人手不足,仍有許多未盡完善之處,但病人現今到公立醫院求診,由登記、分流、量体温、見醫生至取葯,都透明公開和有效率,以及病人病歷的儲存電腦化,以及「醫健通」方便公私醫院及醫生查閱,這並非全世界國家都能如此普及。

你的家庭四名成員都為醫生,如何形成?

我們一家四口都是醫生,但我個人從不勉強两名兒子一定要從醫,事實上,我是任由他們自由發揮所長,他們二人在大學的第一個學位,分别是學生物及生物化學,然後第二個學位才是學醫。

其實我的近親都是做醫護工作的,我姐姐和妹妹,我的小姨和小舅的太太也是護士,以及我的媳婦也是物理治療師,家族裡有九人是醫護界人員。

你的家國情懷,是何時培養出?

我相信主要是家庭關係,我家父母親眼目睹及經歷過日本侵華和國共內戰,曾有一段時期,父親和母親都要分開两地多年,父親先來香港工作,其後才接我母親從大陸來港,我則是在香港出生。

我父母親都是熱愛國家的人,雖然我是唸理科出身,但中學時都有接觸中國歷史,知道國家曾受過很多苦難,和受到列強入侵,對中國歷史和文化,從小就有濃厚興趣,可能就培養出我的家國情懷吧!

高永文過去曾經做過,曾參與四川汶川大地震醫療救援工作,又曾經說過,健康和幸福不是必然的,自己儘管偶有失意,比對其他人可能已算幸福,所以要花時間和心血關心一些需要關心的人,而他最崇拜的歷史人物是國父孫中山先生,一邊是因為他光復中華,另一邊是他的無私奉獻, 從不計較自身的政治利益。雖然高永文已自官埸退下,現今懸壼濟世,重操骨科專業,但他仍義務擔任多個醫療組織顧問及主席,和國家政協,愛港愛國之情,以行動表達。